客家與基督教相遇

19世紀後半,西方傳教士們在東南亞、香港、廣東及臺灣等地,認識到一批使用不同於官話的客家族群;這些帶來基督教教義的傳教士,在受他們質樸、勤勞特質感動的同時,也開始學習被其稱之為「Hakka」的語言及文化,同時還編寫客語辭典、諺語及教科書等等各式文本,經由教會將Hakka的歷史與風俗介紹給西方世界。

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總部設於瑞士巴色城(Basel,又譯巴塞爾)的「巴色差會」(Basel Missionary Society),目前在其教會的檔案館裡,收藏著大量早期客家的珍貴文獻與語料,本展藉由客家與基督教相遇的故事,讓更多人在全球視野中瞭解客語的獨特性,及客家文化保存的重要性。

日期|2021.4-2022.6
地點|臺灣客家文化館(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)

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

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,原住民族面對中華民國接收後二二八事件動亂,衡量自身存續,各有抉擇。雖然事件當下,原住民族並未遭到大規模清鄉處決,但在政府深入掌控原住民族地區後,將日治時期原住民族主要菁英汙名整肅。

二二八對原住民族而言,是另一個殖民的開始,儘管戰後初期原住民族有「高山自治」,歸還土地、「正名」等主張,但在白色恐怖下,戛然斷裂,原住民族意識陷入隱流。

今政府已經向原住民族道歉,對受難者平反及家屬撫慰。不過,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並非只有政治和解,土地、語言、文化、生活的自主,仍是未竟之業。 本展覽分「征服與現代性」、「政權更迭」、「二二八事件的抉擇」、「覺醒與頓挫」及「創傷、平反及未來」五大主題,試圖以原住民族的觀點,重新檢視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原住民族面對的挑戰。

展期|2021.2-
地點|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二樓

鹿港鶴棲別墅|工藝展覽館

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鶴棲別墅
Changhua County Historical Building Lukang Heci Villa

三百多年以前,鄭氏政權統治到達彰化屯墾闢地。清乾隆年間,鹿港開港與泉州正式商貿往返,為臺灣與中國通商的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,造就鹿港八郊的全盛時期,帶動商業的繁榮,更締造二鹿繁華的文風華采。

鶴棲別墅為清代地方富商王煌的故居,也是「三泰行」的舊址,是鹿港與泉州貿易的重要脈絡,見證了百年來鹿港發展的過程。

日期|2019.11
地點|彰化縣鹿港鎮鶴棲別墅

拿麼厲害|原住民族主題展

「拿麼厲害」是當代原住民對有能力及辛勤者的讚嘆詞,「Macaqu/ Malmananu/ Matamasaz」則為臺灣原住民族語中對有能力及辛勤者的用語,展覽內容呈現原住民族身處當代大環境衝擊中,如何走出自己的路,著重於原住民族對於自身形象的主觀認知,表現原住民族自主又自在的生活面貌,並展現主流社會面對這些原住民族主體發聲下,對應的反饋。

三館所依循主標與主題方向進行設計,透過展示、出版、宣傳的擴散與影響,激起更多臺灣民眾願意接觸、理解、參與原住民族事務,支持更多原住民族於各種領域的發展,共同促進彼此的未來。

日期|2020.7-2020.10
地點|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
主辦單位|教育部、文化部、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

去排灣X恐龍來|科博館恐龍跳舞

當科博館的動態恐龍碰到排灣族舞者,會激起什麼火花呢?
排灣族舞者在無數的大型動物間共舞,又是什麼樣的景緻呢?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09/7/27-109/10/18舉辦拿麼厲害特展,邀請12位對全世界有十足貢獻的原住民人士參與展覽,展覽期間獲得各界一致好評。其中參展的蒂摩爾古薪舞集為了參與此展,特別於109/10/10(六)國慶日當日來到科博館,推出「與恐龍共舞」活動,以饗來館觀眾。

動態恐龍是科博館最為人熟知的展示主題,深受小朋友喜歡,排灣族舞者與動態恐龍共舞,將非常震撼。科博館現今展出「繽紛的生命」中有數十件大型動物標本,包括大象、長頸鹿、獅子、老虎、犀牛等。排灣族舞者在這些動物環繞中舞蹈,亦將產生有趣的畫面。

日期|2022.10
地點|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

認識漢方中草藥|美學文化展

有沒有一套道理,它存在很久但你卻不曾瞭解它?
有沒有一個東西,它在日常生活和你息息相關卻沒察覺?

一個承載五千年的故事
天與地、人與萬物
根脈相連、生息與共
它屬於東方,是本草的國度
充滿傳奇與濃郁神秘色彩
是古老智慧的傳承

中草藥是老祖先傳承的智慧遺產,
東方的藥用文化 在生活中垂手可得
療癒生命的中國智慧
我們想傳達給您的
本草健康 代代相傳

日期|2020.2-2020.5
業主|柏諦集團

Dalah來自海端之地|106年度海端鄉地方產業策展暨觀光旅遊行銷活動

「Dalah」是布農族語中土地、土壤的意思。海端鄉的高山、湖泊、 溫泉、野溪、特色農產與文化創意融合布農文化與土地深厚的關係,開 創出海端鄉居民豐厚的生命力。

「Dalah 來自海端之地-地方產業特展」藉由族語讚嘆這片土地的 豐饒美好,帶領觀眾瀏覽海端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,品味多元的文化 與地方產業特色。從生態景觀看見土地的綺麗;從農業物產看見土壤的 生命力;從文創工坊的作品看見充滿創造力的海端之地。

日期|2017.6-2017.12
地點|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

泰安服務區|國道故事館

為了讓民眾了解高速公路興建及營運的歷史,高公局與南仁湖公司合作,在國道1號泰安服務區北站打造國道故事館。

故事館呈現了將國道通車以來,高速公路建設過程、沿途景觀特色、服務區經營方式及過去收費站種種歷史文物蒐集起來,以主題故事館的方式呈現,供民眾參觀。

日期|2015.12
地點|國道高速公路泰安服務區北站

看見史前臺灣|國定遺址主題展

國定遺址代表臺灣史前時代發展的重要內涵,這些遺址埋藏著先民的生活與文化,透過考古發掘及研究,讓人們更貼近這塊土地過去發生的事。

本次展覽將帶領大家進入國定遺址巡禮,展出包含八仙洞遺址、大坌坑遺址、卑南遺址、鳳鼻頭(中坑門)遺址、圓山遺址、十三行遺址及萬山岩雕群遺址。

展期|2016.7-2017.12
地點|文化部文化資產局

代天巡狩—臺灣王爺信仰特展

臺灣四面環海,歷史文化豐富,民間信仰呈現多元面貌,王爺信仰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。臺灣各地的王爺廟宇,會依照地方傳統,舉辦相關祭典活動,包含興造王船、遶境刈香、王府行儀、送船化吉等儀式。透過這些多元的王爺信仰與儀式,得以窺見早期先民移墾社會的特質,及後各自落地生根,發展成為地方文化特色的過程,映照出臺灣社會與海洋文化關係。

本次特展將邀請您從臺灣王爺信仰、儀式、習俗、王船、陣頭、遶境、迎王等面向,體驗臺灣王爺信仰的傳統、活力與多元文化內涵。

日期|2014.5-2014.7
地點|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雅堂館